【印刷的簡介】
印刷是圖文複製的過程,舉凡書籍、雜誌、報紙、鈔券、海報、名片、信封、紙袋等被人所熟知以紙張為被印物的印刷品,或是將圖文、色彩印製在瓶罐、薄膜、標籤、卡片、貼紙等以塑膠、金屬、布料作為被印物的特殊印刷,我們的生活當中隨時都可看見印刷成品,隨著機器印刷技術的開展,印刷因此成為促進人類文明快速進步的重大發明。
一般而言,印刷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ㄧ。目前的印刷技術,主要依據印版的特性與形狀來分別,概分為五大類:平版印刷、凸版印刷、凹版印刷、網版印刷、柔版印刷(又稱為彈性凸版)。
【印刷的簡介】
印刷是圖文複製的過程,舉凡書籍、雜誌、報紙、鈔券、海報、名片、信封、紙袋等被人所熟知以紙張為被印物的印刷品,或是將圖文、色彩印製在瓶罐、薄膜、標籤、卡片、貼紙等以塑膠、金屬、布料作為被印物的特殊印刷,我們的生活當中隨時都可看見印刷成品,隨著機器印刷技術的開展,印刷因此成為促進人類文明快速進步的重大發明。
一般而言,印刷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ㄧ。目前的印刷技術,主要依據印版的特性與形狀來分別,概分為五大類:平版印刷、凸版印刷、凹版印刷、網版印刷、柔版印刷(又稱為彈性凸版)。
【電影、海報:百年的孿生兄弟】
1895年12月28日,法國的盧米埃兄弟改造愛迪生的「西洋鏡」(Kintoscope),在巴黎一間咖啡館向35位觀眾放映《火車到站》等短片,電影就此誕生了。不過,當時沒人注意電影的臠生兄弟:一張題為「盧米埃電影」的海報,世界上第一張電影海報,同時誕生了。
「電影海報」不單以一種濃縮的形式呈現電影內容,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,標示著設計、印刷技術的改進,也可從中探索社會環境及審美觀的演變。
第三章 探討海報印刷技術之演進概況
電影是現代人類最重要的文化資產之一。一部電影要上映之前的第一步就是為電影作宣傳,其宣傳工具就是電影的摘要,典型的電影摘要就是電影海報(posters)和電影劇照(stage photos)的設計。目的是要讓所有使用者能對此一電影內容大致了解,尤其是電影海報,在宣傳時期可說是隨處可見,就連公車站牌都能看見正在宣傳期間的電影海報。
電影的宣傳方式大致分為靜態與動態兩大類,其中以電影海報為靜態宣傳的主要代表。電影的海報分類有(1)特寫版面海報,內容為將部電影中的一個主要角色,以特寫方式搭配電影場景作為海報;(2)為演員群版面海報,擷取電影中重要角色的鏡頭畫面,利用合成技術合成電影海報,這類電影海報是最常見的一類,而使用的鏡頭又以特寫鏡頭占絕大多數;(3)為摘要版面海報,從電影的劇照中挑選具代表性的精采劇照,結合成電影海報;(4)綜合版面海報,它讓設計者可以自由排版,自由度相當高,沒有侷限應用的鏡頭種類,包含電影場景,也可能為海報主題。
【1945年後的電影宣傳】
戰後電影宣傳的主要方式包括:海報、電影廣告三輪車、報紙廣告等等。戰後影片來源減少,此時西門町戲院出現舊片重映現象,宣傳方式一切從簡,海報張貼在車站、市場、機關學校、工廠附近,或是鄰近鄉村的街頭牆壁,讓騎著自行車的村民也能瞟上兩眼,或佇足三望,於是電影的訊息也傳及偏僻的鄉村。
持續缺乏新海報的進口,形成本土廣告人才大展長才的絕佳機會,陳子福也是從此時開始了他的海報生涯。「庫存的老片及走私進口的上海片,都是由戲院宣傳部自行繪畫海報,加強宣傳。其中,上海來的國產片最多,通常都會隨片附來海報,也是在上海印的,紙質粗厚,數量也很少,隨片放映幾次就會破損,代理商就找人或到廣告社代為修補一下。」便是在這樣的契機中,曾在廣告設工作的陳子福投身了電影海報繪製的行列。
【台灣光復後的電影海報發展】
台灣光復以後,也因燈火管制的禁令解除,電影娛樂事業又開始熱絡起來,當時戲院放映的影片多以上海引進的國產片為主,隨片附上的電影宣傳海報通常都是零星幾張,再加上海報的紙質很薄,常因隨片到各戲院張貼幾次就會破損,代理商就得再找專人修補。當時在台灣大約有十個人在繪製電影宣傳海報,其中也包括幾位畫家或是看板師傅等,後來,非科班出身的陳子福在因緣際會之下,亦投入電影海報的繪製工作以後,由於其技法精湛,許多片商紛紛請他幫忙繪製電影海報的情況下,台灣早期的電影宣傳海報也多由他承接繪製。
台灣電影娛樂事業的發展,到了60、70年他達到巔峰時期,此時的電影海報都可發行到每部影片配置五千多張的數量,也達到海報大量宣傳的主要功能。直到80年代以後,由於照相印刷的發展,使得電影海報製作在既快又省錢的情形下,手繪電影海報的時代也在此走入歷史。
【日治時期的電影宣傳】
日人進駐台灣之初便著手將西門町經營為台北市鬧區,因此電影活動的興盛以集中於此,在此地可以見到主要的娛樂宣傳方式,包括:報紙廣告、海報、看板、本事、踩街等等方式。電影放映前在報上刊登廣告,由東京韻來的精美海報,其形式是線條簡單的商業廣告設計風格,每家戲院都會懸掛看板,其製作有的是委託廣告社,有的是戲院宣傳部門自行繪製,較容易產生富巧思與立體性的創作。至於「本事」這種印刷品的尺寸大小不一,內容包括劇情介紹與簡單圖片,以及下期上片預告,觀眾一入場,隨片獲贈一張。踩街,或稱『遊街』,是一項動態宣傳,平常由辯士(播音員)前導,後面尾隨一小型樂隊,或是由兩人扛著電影廣告招牌,浩浩蕩蕩行進,沿街引來人潮,回到戲院門口,又是一陣子的造勢活動,很像迎神賽會的儀式。此種宣傳方式在戲劇或馬戲團演出時,則規模更大,其效果十分宏大,這種活動為台北街頭平添了繁景象。
1920年代進口影片以日片為大宗,海報隨片直接由日本運來。這些電影海報,是日本映畫公司自行設計印製,隨片發行或預告,張貼於戲院櫥窗,其中許多並無日期與戲院名稱。形式上,大多循廣告設計的概念製作,構圖簡單、用色節制、醒目的對比手法,整體而言感覺較精緻。當時日本的電影海報尺寸有三種:
【台灣光復前的電影海報發展】
正值歐洲海報進入黃金時期之時,台灣也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。當日本以歐化為目標的明治維新成功後,更積極經營台灣成為其帝國南進的基地,然而,海報設計的運用,在當時也是歐化運動中,視覺媒材的主要開發之一。
而在1900年,在台的大阪商人大島豬市,聘請松浦章三來台放映電影。自6月16日開始在台北「淡水館」放映拷貝於巴黎的影片,包括:《火車進站》、《海水浴》、《軍隊出發》以及《水澆園丁》等片。隨片引進的電影宣傳海報也張貼在淡水館的門口兩旁,當時的電影是黑白默片,海報也多是黑白處理為主。
【海報製作發展概況】
日治時期,隨著電影在台灣的首度放映,從日本原裝進口海報隨片來台,這些出現於台灣最早的電影海報,雖然受限於技術條件,形勢極為簡單,經常只是大量的文字,僅具告知訊息的功能。後來隨著技術的進步,海報的尺寸放大,色彩表現的可能性增加。在早年傳播媒體不興的年代,海報仍能引起大眾相當的注目與好奇。1911年,台灣第一佳映畫館(電影院)─「芳乃亭」開幕,掛起電影《女義大夫》的電影廣告及海報;1914年,「新高館」開幕,從此台北即有兩家電影院,電影海報開始多了起來,隨著電影成為都市民眾的主要休閒活動,西門町成為日後台灣電影海報製作、發行的主要地區。1935年舉辦的台灣博覽會是日據時期台灣史上的一件大事,為了展示日本統治台灣四十週年的建設成果,總督府以國際性的規模舉辦盛會,伴隨推出幾件大型的設計海報以利宣傳。此時期西門町的電影院林立,說明了電影已成為新興的主要娛樂,連帶造成周邊環境的繁榮,諸如咖啡廳、餐廳等的陸續開設,初步形成西門商圈的休閒消費文化,街頭招牌或商業看板充斥,景象繁榮。
19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,電影廣告海報充斥,當時最流行的娛樂場所,如:冰果室、撞球室、正是張貼海報最佳處;伴隨著都市化程度的提高,電影海報與以油漆繪製的戲院看版成為重要的城市景觀,張貼在戲院門口,醒目的招引行人的目光。
第二章 台灣早期電影海報發展概況
【海報設計概說】
從古自今,海報的發展已呈現豐富多元之面貌,無論是在人類生活的環境當中,亦或是在視覺傳達領域的應用層面上,海報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,除此之外,在商業或非商業用途的運用上,皆可尋找出各式各樣的海報。就實際運用的情形而言,海報是一種「無聲的宣傳」;並且,係以宣傳某種事物為目的,在視覺設計史上佔有重要之地位。